老師使用心得分享-光華國中 生物科 簡志祥老師
引發學習意願
以一張30題的測驗卷來說,學生往往是撐著頭寫完這些測驗卷,寫完就趴下不想再看,但是用PaGamO做同樣的30題測驗卷卻能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學生會很積極地看仔細每一題的題目,答完30題之後,還會想繼續再答題。同樣是評量,但PaGamO的運作方式是一次一道題目,在時限之內答題後,除了可以透過電腦評閱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學生也得到即時的回饋,更棒的是,學生立刻得到「搶到地盤」的回饋。
一個多月前,看到幾個朋友在臉書上貼文說著他們讓學生玩Pagamo的心得,看得我實在很好奇。其實好幾個月前就聽朋友提過了,但那時一直沒開始進入網站去玩。最近剛好我的課程中有時間空檔可以讓學生去作些不同的活動,於是趕緊向Pagamo團隊申請加入。過沒幾天收到了登入許可,趕快幫我的學生設定好班級和題庫,然後在課堂上宣佈有這個網站可以讓大家在自主完成現有課程之後上網去玩玩。
坦白說,第一次看學生使用時,心中還蠻擔心的,第一,雖然說這是個遊戲,但是裡頭的作戰過關條件是通過答題,骨子裡其實就是測驗,這些學生平常就做了不少測驗,大家會吃這一套嗎?第二,攻城掠地的遊戲界面能吸引我的學生嗎 ?
一個禮拜過後,我教的班都已經有不少學生主動上線去玩了,而當初擔心的事情現在可全都放下了。
讓學生熱在其中的學習
目前我的課程作的是個別化學習系統,每個學生有個人使用的平板電腦,透過moodle平台自主看影片學習並進行測驗,也因此有不少學生會超前全班同學的進度。如果是在前段的課程裡,我還有不少實驗可以讓超前的學生們自行操作,但是目前的課程屬性我反而會希望透過一些評量活動來幫助他們學習,Pagamo正好就補足了我課程裡的需求,學生們可以進入Pagamo去練習考試範圍裡的題目。
雖然這些評量題目內容和一般的紙筆測驗沒什麼兩樣,但我卻驚訝的發現,學生們會非常著迷於在Pagamo進行作答,到底為什麼呢?原來關鍵在於即時回饋和學習樂趣。
遊戲即是教育,不再只是一張紙的考卷
傳統的紙筆測驗中,學生寫完一整張考卷後,交付老師批改或是同學交換批改後,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看到自己的測驗結果,學生拿到考卷後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看成績。因此考卷給學生的回饋就是成績,或者老師會用這張測驗卷的成績來評斷學生的學習成效。
然而更值得老師和學生關注的,應該是評量中每一題的答題狀況。學生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哪一題答錯?為什麼答錯?而老師也更該留意那些題目是學生容易答錯的,需要老師做更進一步協助。
這些評量後應該發生的事情,在傳統測驗中非常難達成,因為我們使用一整張考卷的進行測驗,再加上需要人工批改,時間上的延宕讓評量所應該發揮的功能打了折扣。
同樣是評量,但Pagamo的運作方式就截然不同了。學生所面對的,不是一次「一張考卷」,而是一次一道題目,在時限之內答題後,除了可以透過電腦評閱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還可以點選詳解,看到這一題的答案為什麼是這樣,學生在此得到了即時回饋,而更棒的是,讓學生立刻得到「搶到地盤」的回饋。
增加答題意願
就以一張30題的測驗卷來說吧,學生往往是撐著頭寫完這些測驗卷的,寫完就趴下不想再看,但是用Pagamo做同樣30題測驗卷卻能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學生會很積極的看仔細每一題的題目,答完30題之後,還會想繼續再答題。
一個中等學習成就的學生,回答一張30題的考卷,得到的可能是50分的分數,但若是回答30題的Pagamo,他得到的卻是15塊領土,這足以讓他滅掉另外一個國家,也可以讓他的領土排名在班上再往前一兩名,每次答題都是一次成長,都得到回饋。如果你是學生,你願意做哪種評量呢?
當學生開始重視每一道題目的價值後,他會願意認真地讀完題目敘述,並且主動和身邊同學進行討論,合作學習就在此自然發生,這就是學習樂趣化帶來的影響。
那麼Pagamo可以在什麼時候用呢?除了課堂上使用外,我也鼓勵學生在家中利用它來進行複習,但我也同時提醒學生一定要讓爸媽知道你正在用電腦做什麼事情,不然光看到畫面很容易被誤會都在打電動啊,畢竟這是一個學習為主的遊戲啊,不能讓它被誤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