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夢迪/台北 報導】
偏鄉學童因教育資源不足,學生表現落差大,熱血老師王瀚毅分享初入花蓮大禹國小擔任五年級導師,他請全班寫30字自我介紹,有人交出了通篇沒有聲符的注音文,讓他大受震撼:心想,小朋友差異這麼大,課程要怎麼教?最後在善用「PaGamO素養學習」教材下,逐漸克服偏鄉班級學力落差問題,讓低成就孩子有機會迎頭趕上、高成就孩子開啟自主學習。師生一同努力,結果有人學力檢測的成績從最後10%進到前10%,成果有目共睹,更讓大禹國小成為「PaGamO素養學習」基地學校。
為提升學童學力,花蓮縣教育局挹注教育資源《PaGamO素養學習》,供全縣125所中小學4年級到9年級學生免費使用。大禹國小的所在地曾是客家農村,現在則有超過一半以上是原住民學生,還有將近一半是客家人、閩南人,以及外籍配偶的子女,組成族群相當多元,但也因為學生的母語多元,因此在中文閱讀素養與學力落差相當大。
校長楊朝全指出,大禹國小全校一共43名學生,教師部分,除了在地師資,也有來自台北或都會區,包括TFT計畫(為台灣而教)的老師。教師善用資源,帶動大禹國小成為《PaGamO素養學習》基地學校。近年來,高年級學生參與小論文、PaGamO知識型電競賽,成績在縣內名列前茅,為中低年級學弟妹設下良好標竿。
▲校長楊朝全指出,偏鄉國小人數少,班級學力落差大,讓老師教學格外辛苦。(PaGamO素養學習提供/記者郭夢迪翻攝)
王瀚毅指出,他本來是把「PaGamO素養學習」教材當成一個可以放心讓高成就孩子自學的平台,讓他能騰出時間照顧落後的孩子。沒想到,高成就的孩子在平台上自學效果讓他驚豔,教材內容比坊間購買的題本更靈活,也涵蓋搭乘捷運、火車等都市生活經驗,可以彌補偏鄉孩子缺乏經驗的內容,滿足孩子對知識的需求。
王瀚毅先投入了大量時間,提升低成就孩子的識字量。他說:「過程大約持續半個學期,在這段期間,不斷鼓勵、建立正向對話,讓學生保持學習的動力,一旦學生識字量增加,就切換到PaGamO素養學習,因為短篇、有立即測驗回饋題本,幫助他們維持學習熱情
王瀚毅分析,對高年級落後生來說,一般的審定課本,生字難度高,內容太長,他們一開始就會挫折放棄。但用PaGamO來練習,可以依學生的程度調整應變,選擇篇幅短的內容,對學生來說較容易上手。在他和學生共同努力下,一位原本學力測驗只有PR7的學生,成功脫離學習扶助的名單,先進步到了中段班PR60。後來,又再進步到PR91,擠進前10%前段學生行列。
王瀚毅說,學生從後段到中段,要靠老師鼓勵,但從中段到前段,就要和「高手專家」一起學習。誰是促進學力大進步的高手專家?就是同班同學!「在我和後段學生進行學習扶助時,班上高成就孩子也自己探索了《PaGamO素養學習》半學期。他們很努力的經營、吸收平台裡的知識,一位PR99學生(第一名),是我們「花蓮世界」的前幾名,在孩子群裡小有知名度。」
第一名同學玩出心得,自然成為同學仿效、羨慕的對象。王瀚毅就藉由班級經營的技巧、同儕的力量,讓正在進步的同學,和前段專家一起學習。「我就鼓勵那位從PR7進步到PR60,挑戰一下PR99的同學,『妳也可以啊!』經過鼓勵,她的自信心提升,原本習得無助的挫折感,漸漸消失。」
王瀚毅指出,現代的孩子都是科技原住民,在玩科技方面,比大人還厲害;但在學習方面,教師需要透過一些班級經營技巧,讓孩子慢慢往前,一個帶一個,把整體學生的素質建立起來。
▲王瀚毅老師協助學生用「PaGamO素養學習」提升閱讀理解力。(PaGamO素養學習提供/記者郭夢迪翻攝)
至於學生使用心得,主題小論文得獎的學生五年級生羽彤說,因為疫情居家學習,她從二年級開始接觸PaGamO、累積領土。如果當初沒有接觸《PaGamO素養學習》,閱讀能力可能不會那麼好。她最喜歡這個遊戲的地方是,做完題目就有土地、道具,可以拿來蓋在她的基地上。
《PaGamO素養學習》的吸引力對偏鄉學生來說非常足夠,學校給的平板版面單純,不能下載自己的線上遊戲,仍有些家長對於學生將平板帶回家,做遊戲式的閱讀感到有疑慮,認為「小孩不學習、玩遊戲」。但經過一段時間,當學生成績慢慢展現,家長就能了解,孩子是藉著玩遊戲的機制在學習,同時累積詞彙和識字量,養成可以自主學習,探索網路資訊的習慣。
來偏鄉當導師的第一年,王瀚毅原沒有打算以《PaGamO素養學習》當作獎勵。他單純是希望,高成就孩子在他輔助低成就孩子的時候,有事可做。但因為高成就孩子玩得太好了,老師不用刻意營造,落後的孩子就會想跟厲害的孩子一樣,有了字彙能力,就要玩《PaGamO素養學習》。
班級氛圍潛移默化,長篇閱讀,孩子也不怕,理解段落大意的能力進步了,很會抓重點。老師也開始可以教閱讀技巧、閱讀策略,學生會找文章線索、舉一反三找答案。「《PaGamO素養學習》每個禮拜供應2~4篇文章,讓學生大量練習各種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對學生幫助很大。」王瀚毅老師說。
「他們好愛喔!數學都設計得超級無敵難,那種幾億乘以幾億的題目,誰算得出來?但是學生們又玩得很開心,於是我就想,這樣教學策略,是不是也可以帶到《PaGamO素養學習》的文本裡?」
從學生互相出題,考來考去的過程中,王瀚毅老師帶著孩子們思考。他們會先去分析《PaGamO素養學習》平台原本的五題,為什麼這樣出?接著想,換成我們,題目可以怎麼調整?這些自問自答,開啟了學生的思考,老師也從中發現孩子可愛的世界,觀點跟大人非常不同。
除了師生使用《PaGamO 素養學習》有心得,校長楊朝全表示,在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回饋追蹤不易,都是靠《PaGamO素養學習》才讓老師更好追蹤學生的學習表現,方便教學評量。走出疫情後,偏鄉科技輔助教學,對老師仍有重要性。尤其可以補足差異化教學的人力不足、減輕教師負擔。
▲五年級生羽彤利用「PaGamO素養學習」成為小論文、PaGamO爭霸戰的常勝軍。(PaGamO素養學習提供/記者郭夢迪翻攝)
楊朝全校長強調,學校是一個團隊,需要全體教職員共同合作,校長的角色在於引導和支持,並協助老師渡過教學上的挑戰。包括學生學習情況、班級經營管理,都不該讓老師孤軍奮戰。
「同一個班裡面,有小花、也會有小草,能力不同的學生,需要不同的教學,當然,有時候老師教起來會格外辛苦,但透過《PaGamO 素養學習》科技化輔助教學,可以讓老師先照顧弱的學生,強的學生就利用平台,自主學習探究。老師只要給適合的作業和任務,就能改善學校差異化教學的困難。」
楊朝全說,不管是小花還是小草,老師也需要時間觀察,一段時間之後,才能把學生放到對的學習軌道上,在對的軌道上,學生的學習才能展開得順利,有超乎期待的表現。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