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能力,是面對生命各階段挑戰重要的底氣!銅蘭國小從「數 位」與「閱讀」出發,在木瓜溪旁的校園中,鋪墊孩子們自主學習的 基石,並從硬體到課堂的教學設計,銅蘭的老師們懷抱著開花結果終 有時的信念,引領孩子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動力!
銅蘭國小自108年起即加入教育部「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起初平 板到位,學生直覺把平板當作娛樂來源;透過老師們結合課堂教學, 逐步引導孩子從學習的角度認識平板與網路可以具備的功能。「曾有 老師在自然課帶著孩子下載應用程式,教孩子透過App紀錄實驗過 程,後來發現孩子會自行摸索其他工具,透過拍照、攝影,加上動畫 特效來呈現實驗結果。這些都是運用科技自主學習的能力表現,而且 是孩子自發性的!」鍾旻諺主任道,從數位硬體開展的自主學習成 效,同時也須仰賴老師解構傳統教學模式,在課程帶領設計上,將學 習的主導權遞給孩子。「有些課程老師會讓學生進行分組,自行運用 平板上網找資料,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發表,同學則按主題分享組 內討論的成果。」旻諺主任表示,這幾年經歷校內數位結合教學的進 程,見證學生從被動聆聽,到變成可以主動教學、與他人分享的教學 者,老師只需適時的提點,孩子們自然就能揮灑自主學習能力,以貼 近自己喜愛的方式,開花結果。
自主學習仰賴閱讀理解能力,然而孩子初期總對「閱讀」表現的興趣 缺缺,背後其實隱藏著閱讀挫折感,「我發現PaGamO素養任務的多 元文本,在引導學生練習閱讀策略過中是非常好用的教材!」6年級班 導鍾靜怡老師如是說,「如何幫助學生親近閱讀,我的信念是要先喚 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再來就是他能夠從過程中得到成就感!」靜怡 老師不用閱讀量來約束孩子,而是用好奇心支起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追進度很容易扼殺小朋友對閱讀的興趣,他們會認為閱讀是另一個 無聊的作業;我反而去跟學生聊文章,比如我跟他們聊PaGamO素養 任務『茶杯犬的真相』這篇文章,過程中他們提出了好多疑問,像: 茶杯狗是近親結婚,造成了很多疾病,『那麼為什麼近親結婚會有疾 病?』花時間跟孩子聊內容,他才會覺得閱讀跟他的生活是有關聯, 而當孩子產生好奇,透過閱讀去學習新事物的動能就啟動了。」
當閱讀習慣養成後,陳奕愷老師在帶領的5年級班上看見自主學習的課 堂風景:「我發現孩子們練習素養任務時,會跟同學聚在一起討論文 章,彼此分享解題策略,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找到夥伴,加溫閱讀的樂 趣!」在素養教育的路上,銅蘭國小的老師們如同孩子的引路人,點 燈照亮抵達自主學習的任何路徑,同時陪伴在側,見證孩子的成長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