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保健從小做起,良好習慣是第一道防線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慢性腎臟病好發於中高齡者身上,具有家族遺傳病史、三高、肥胖、有抽菸習慣或長期服用藥物者,才是罹患腎病的高危險群,為什麼學童和青少年需要及早認識這項疾病?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吳麥斯醫師表示,腎臟病的進展歷程相當長,且是不可逆的過程,慢性腎病初期並沒有症狀,等到發現時往往腎臟功能已經受損,患者須定期跑醫院,面對辛苦且漫長的治療和追蹤。因此,從年輕開始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是腎臟保健的第一道防線,包括:均衡飲食、攝取充足水分、少喝含糖飲料和少吃精緻食物。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是透過經年累月養成的,成年後的大人除非身體真的出了狀況,否則很難下定決心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而6-15歲兒童和青少年可塑性強,正是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黃金時期,將疾病防治觀念根深蒂固地建立在學童心中,才能自然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腎力學堂」再進擊!號召人人成為「腎鬥士」
為了讓腎臟病防治觀念向下扎根,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從2014年起就推出「腎力學堂」,向兒童傳遞腎臟保健知識,希望能幫助國小學童從小養成健康習慣,從根本預防疾病,「腎力學堂」也於今年榮獲「2023第三届TSAA臺灣永續行動獎銅級」。
除此之外,基金會每年都會在全臺各地國小安排線上講座,並從2015年起,連續7年舉辦「讓愛興腎」的繪畫比賽,更打造類似「大富翁」的線上遊戲「腎者為王」,希望能將生硬的衛教知識包裝成有趣的娛樂,讓學生在玩中學,透過遊戲有效吸收知識養分。
吳麥斯醫師說,有鑑於大多中小學生的生活習慣都來自家庭教育,今年腎臟病防治基金更跨界突破,透過臺灣AZ邀請擁有300萬註冊人數的線上遊戲學習平台PaGamO合作,推出全臺首創「腎鬥士永恆保衛戰」電競遊戲,希望能整合各界資源擴大疾病衛教的力度,觸及更多學生族群。
遊戲加入團體賽機制,創造親子共學的契機,將疾病防治觀念深根在親子兩代甚至三代之間,讓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家庭、家族以至校園、社區中逐漸擴散,期盼能扭轉整個世代的觀念,帶動更多家庭「有意識地」改善生活習慣,防止慢性腎臟病成為「新國病」,讓未來生活更健康無憂。
親子聯手!對決 PK 腎病保健迷思
「孩子在家庭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願意動起來,就會對整個家庭帶來影響。」PaGamO創辦人葉丙成教授表示,教育不限於學科,PaGamO過去思考如何透過遊戲幫助學生在學業上更進步,但更希望能幫助孩子運用知識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因此近年更擴及交通、反毒、環保、保健等生活領域,並首次舉辦以疾病衛教為主題的電競賽,希望透過各種創新模式,幫助學生各方面均衡發展、健康成長,也為大眾破除各種似是而非的保健迷思,成為校園教育的拼圖,補足校園對兒童的腎臟健康教育。
「藉由電競賽遊戲化方式,將防治觀念連結孩子生活常接觸的事物,易於理解,也容易落實,那才是將疾病衛教融入遊戲的目的。」葉丙成教授說,遊戲化不僅可達到大規模串連、議題散播度高的效果,透過回答問題反射性動作,答錯的題目會再重覆出現,可以讓學生練就「一秒答對」的功力,有效地將正確衛教觀念「深印」在腦海中。
PaGamO更設計親子團體競賽,鼓勵家長一起加入,「爸媽手腳不能太慢,會害小孩輸,所以家長也必須同步把正確觀念學起來!」遊戲也能促進親子共學,透過孩子影響家人,讓彼此更重視健康。
結合企業和基金會理念,各自發揮專長,擴大衛教宣導,葉丙成教授相當認同疾病衛教觀念從小扎根,期許透過這次合作逐步降低臺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口,國人從生活中用行動實踐,遠離腎病。
即刻報名!PaGamO「腎鬥士永恆保衛戰」開打
第一屆PaGamO「腎鬥士永恆保衛戰」預先推出三波暖身活動,學生於7/28-8/10、8/29-9/11、9/29-10/12至PaGamO官網,完成官方任務即可拿寶物。線上初賽時間為10/13-10/16,將於11/11進行現場決賽,欲參加者請於10/2前報名。
報名網址:https://esports.pagamo.org/register/2023kidney/information